- 翻譯公司資訊
-
如何實現(xiàn)國際傳播中的“無障礙”閱讀——以北京周報社的傳播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7-03-29 17:33 點擊:
《北京周報》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于1958年創(chuàng)刊的,一直秉承向世界說明中國的外宣使命,是國家唯一的英文新聞周刊。 在57年的對外傳播實踐中,《北京周報》一貫注重貼近外國讀者的信息需求和閱讀習慣,選擇目標讀者感興趣的選題和角度,按西方新聞寫作規(guī)范直接用英文創(chuàng)作新聞稿,同時兼顧靈活性與原則性的有機統(tǒng)一。下面以幾個案例來簡述北京周報社在努力提高國際傳播實效中的探索和實踐。 1.認知中英文語境的差異,避免因過猶不及而影響傳播效果 2010年《北京周報》第1期刊發(fā)了《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溫家寶總理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紀實》的英文版報道“Copenhagen Diary”。這篇文章詳細記述了溫家寶出席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情況。譯文由權威部門提供,逐字逐句地翻譯了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采寫的中文稿。按照傳統(tǒng)的翻譯標準,這可以稱得上一篇上好的譯文。但從對外傳播的效果來看,這種做法并不成功。 例1.原文: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領導人會議上,溫家寶總理發(fā)表了重要演講,宣示了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呼吁各方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進程;在會場內外錯綜復雜的形勢下,溫家寶總理迎難而上,積極行動,以最大的政治意愿和耐心,在與會各方中穿梭斡旋,溝通協(xié)調,尤其在會議面臨可能無果而終的關鍵時刻,親自出面與有關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最終推動了《哥本哈根協(xié)議》的達成。 提供的譯文:in his important speech, to advanc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at the critical moment when the negotiations faced the risk of a breakdown, he personally talked to various parties, with his painstaking and thoughtful efforts… 當時,我社同英國外交部有一個中英聯(lián)合翻譯小組,專門研討解決中英文轉換中一些時政話語(諸如科學發(fā)展觀等)的翻譯問題,時任工作組專員、英國駐華使館專家凱特•韋斯特加斯(Kate estgarth)在談她對本文的總體印象時說,這篇文章在西方讀者中,是無法達到中方預期的傳播效果的。一個嚴重問題是,譯者嚴格按照中文逐字逐句翻譯,造成英文稿中存在大量不必要、不符合西方新聞標準的語句。中國人看來非常積極的一些表述,西方讀者卻完全不能接受。 韋 斯特加斯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overkill或overegging,如同我們常說的“過猶不及”。她認為,一篇新聞報道應該通過擺事實引導讀者得出某個結論,而不是試圖把結論強加給讀者。把結論強加給讀者是一種生硬的“宣傳”,中國要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軟實力”,是絕不能采用這種方式的。如果把本段中的形容詞都卸下,按西方新聞寫作的要求和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改寫的話,譯文則流暢很多,而閱讀效果也會更佳。 2.認知中外國情不同,適度運用好加減乘法以達到精準傳播 政府文件的翻譯出版是北京周報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每期的中英雙語文件已成為對外闡釋我內政外交、治國理政方針策略的重要內容。目前,周報還聯(lián)手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和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合作承擔了中國翻譯研究院黨政文件翻譯簡寫本的重點項目。總體思路是圍繞外國讀者的關注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潔明了的句式,使政府文件的英譯版更加“讀者友好”。 3.熟悉演講人的風格,采取代入式翻譯,避免一譯了之、千篇一律 6月4日,由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及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美國藍皮書:美國研究報告(2015)》發(fā)布會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新挑戰(zhàn)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應邀出席學術研討會并致辭。研討會之前,她以“賭一把”的心態(tài)決定讓北京周報社翻譯她的演講稿。為什么是“賭一把”呢?據說傅瑩表示自己早已放棄了國內的翻譯。傅瑩曾任外交部副部長,做過駐英國大使,多次接受外國主流媒體采訪,諳熟對外傳播的規(guī)律,英文水平更是一級棒!她放棄國內翻譯的原因,顯然是按傳統(tǒng)翻譯理念譯出的講稿往往達不到良好傳播效果,更不能體現(xiàn)她的風格。因此周報社在處理這篇稿子的時候,采取逆向攻略,弱化翻譯角色,按照英文演講稿的要求,以角色代入方式對其進行了大幅度的編輯,并經過外國專家的反復修改和潤色,最終贏得傅瑩的高度評價。 例2.原文:中美兩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我們的合作對當今世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兩國關系中的風吹草動都會牽動世界的眼光。 譯文: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together account for one third of the global economy, holds the balance in today’s world and even the slightest sign of trouble will cause a blip on the global radar. 幾處靈動的譯文處理,不僅生動地還原了傅瑩女士聰穎、智慧、優(yōu)雅的一貫風格,有效提升了演講效果,還引發(fā)了多次傳播,有效提升了傳播效果。上網后迅速被Huffington Post轉載,并被編入《中國學者論國際政治與世界經濟》(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編輯,荷蘭出版社出版)。 通過國際合作使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外國讀者的信息需求和閱讀習慣,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必然是一種歸化的,或者說是去中國化的翻譯理念,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會完全放棄中國特色,恰恰相反,周報社所做的一切去中國化的努力,都是為了更有效地對外講述中國故事,傳達好中國聲音。 4.專有名詞譯法“以我為主”的原則,須堅持和遵循 為了避免在去中國化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和誤解,《北京周報》作為國家外宣期刊的旗艦,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領導下,會同中國翻譯協(xié)會制訂了專有名詞譯法通則,對黨政機構名稱、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譯法,特別是涉及國家主權等敏感問題的英文表述,做了明確規(guī)定。例如:不能為了符合外國讀者的閱讀習慣,而使用the Spratly Islands稱呼南沙群島,一定要用中國的名稱,the Nansha Islands。釣魚島:the Diaoyu Islands,不能譯為Senkaku Islands。該通則為各類外語報刊準確翻譯專有名詞提供了依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已經針對學術類、外宣類、外語學習類報刊負責人開展了兩期培訓,要求各報刊學習、完善通則并認真執(zhí)行。 近年來,北京周報社積極同英國、澳大利亞相關機構合作開展翻譯研討,主要是從傳播效果的視角探討對外傳播中的翻譯規(guī)律,這些都是創(chuàng)新話語體系的具體實踐,不能說有多成功,但探索的腳步從未停下。 Unitrans世聯(lián)翻譯公司在您身邊,離您近的翻譯公司,心貼心的專業(yè)服務,專業(yè)的全球語言翻譯與信息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業(yè)翻譯機構品牌。無論在本地,國內還是海外,我們的專業(yè)、星級體貼服務,為您的事業(yè)加速!世聯(lián)翻譯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國際交往城市設有翻譯基地,業(yè)務覆蓋全國城市。每天有近百萬字節(jié)的信息和貿易通過世聯(lián)走向全球!積累了大量政商用戶數據,翻譯人才庫數據,多語種語料庫大數據。世聯(lián)品牌和服務品質已得到政務防務和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大中型企業(yè)等近萬用戶的認可。 專業(yè)翻譯公司,北京翻譯公司,上海翻譯公司,英文翻譯,日文翻譯,韓語翻譯,翻譯公司排行榜,翻譯公司收費價格表,翻譯公司收費標準,翻譯公司北京,翻譯公司上海。- 上一篇:“趣”說政治話語對外傳播
- 下一篇:困境與出路:中國文學譯介途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