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譯公司資訊
-
作為翻譯家的賈植芳
發布時間:2017-07-24 15:21 點擊:
集作家、翻譯家和知名學者于一身的賈植芳,他的魅力是深厚的,他的形象豐富而多面。自20世紀20年代末,隨兄長離開汾城老家去省城中學讀書起,賈植芳就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坎坷歷程,這半個世紀的磨難也成就了從一個山村孩子到知名的“七月派”作家、翻譯家和人文知識分子的煉獄之路。正因為他的歷經坎坷和九死一生的傳奇經歷,在一般讀者的心目中,其作為現代左翼作家和特立獨行的當代知識分子形象幾乎蓋過了他作為卓有建樹的翻譯家形象,而要理解和評價其譯介工作的成就與特點,也的確需要同他的生命追求相互貫通。
賈植芳對外國文學的長期閱讀、翻譯和研究,逐漸形成了其開闊的世界文學視野。但他的精神資源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規整的現代學科可以框范的,他的踐行也非作家、翻譯家或者教授、學者所能限囿。從這個意義上看賈植芳的翻譯實踐,顯然非職業翻譯家可比。對他而言,翻譯的目的是為了拓展和引入參與社會變革和現代化進程的外來資源,而翻譯本身就是這種實踐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他的翻譯選擇完全取決于對文本對象的思想藝術和文化學術價值的內涵和傾向。盡管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重點,但同樣不受國別、學科、源語言和文體的限制,戲劇、隨筆、傳記,乃至經濟、社會和文學研究的學術著作等等,都是他的譯介對象。 他提醒學術界,其實早期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著作,都曾把翻譯文學及中國現代文學對外國文學的接受和借鑒,作為治史立論的出發點,只是建國之后相對封閉的文化環境和意識形態壓力以及文學觀念的褊狹,才導致對翻譯文學價值和地位的忽視,翻譯文學被貶為可有可無聊備一格的次等文學,翻譯家在文學出版界也只能敬陪末座。他的這種理念,體現在中國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等學科的學術實踐中,就是大力倡導和支持對中外文學關系和翻譯文學的研究,在其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等著作中,不僅反復申述同樣的論點,并身體力行,把現代翻譯文學資料的整理提升為學科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從而突破了中外文學學科在研究對象上的機械劃分,為新時期中國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學科開辟了新的學術空間。
1932年9月,考入北平教會學校崇實中學,并繼續寫作,兩年后在北平《京報》文藝周刊《飛鴻》、天津《大公報·小公園》、上!渡陥·自由談》等報刊上發表小說、雜文等。1936年1月,賈植芳因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被北平警察局以"共產黨嫌疑犯"逮捕,3月由伯父花錢保釋出獄,5月被安排資助到日本留學,入東京東亞高等預備學校學日文,9月考進日本大學經濟科,不久轉社會科,同年參加留學生文學刊物《文!返膭摽巹展ぷ鳌1937年,在上海生活書店出版的《工作與學習叢刊》上發表小說《人的悲哀--自一個記憶》,6月收到該刊及編者胡風的信,由此開始相互通信。1937年,日本侵華的 "七七事變"爆發,賈植芳9月回國,12月進入南京的"中央政治學校留日學生特別訓練班",半年后畢業派往山西南部中條山戰區抗戰前線,任陸軍第三軍第七師政治部上尉日文干事。1938年7月,在《七月》雜志上發表追悼亡妻的獨幕劇《家--呈嬋娥君之亡靈》,8月擔任 "七月社"西北戰地特派員和特約撰稿人。
1939年 11月,到重慶的國民黨政府軍事機關報《掃蕩報》任編輯。1940年3月,調陜西宜川縣秋林鎮軍事委員會戰時新聞檢查局山西新聞檢查處,任中校副主任,此年3月又被調往陜西新聞檢查處,因又受懷疑而辭職,專事寫作。1942年 10月,考入國軍獨立工兵第三團,任少校日文翻譯, 11月與任敏結婚。1944年4月,
賈植芳與夫人任敏
又因受懷疑辭職,12月到徐州擔任汪偽淮海省政府參議,暗中從事抗日策反工作,次年5月被拘捕,3個月后日本投降而獲釋。同年9月,應邀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校聯絡組長、徐州分站主任參加接收的先遣工作,1個月后因把接收倉庫中的武器送給了新四軍,而被斷絕工作關系,隨后為維持生計而開始做賣顏料的小生意,同時仍繼續寫作并一直保持與胡風的通信聯系。1946年6月,與妻子任敏一起到上海,寄居胡風家,從此專事寫作,在《大公報·文藝》、《文匯報》、《聯合晚報》、《時代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政論性雜文,并協助胡風主編的《希望》雜志、《七月文叢》編審稿件, 11月受邀主編《時事新報》文藝周刊《青光》,次年2月因受政治形勢壓力被迫?1947年9月,因在地下學聯的《學生新報》發表的文章而被捕,一年后被留日同學保釋出獄。
1949年8月,賈植芳加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中國作家協會前身),9月出版論著《近代中國經濟社會》,10月出版中篇小說集《人的證據》,次年4月出譯著《人民民主的長成與發展》。1950年10月,到震旦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次年 3月受聘為專職教授,7月出版蘇聯巴魯哈蒂《契訶夫的戲劇藝術》譯著,11月出版恩格斯《住宅問題》譯著。1951年12月,被列入上海高等教育界第一批參加"思想改造"的名單,到蘇州的華東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三個月。1952年3月,受聘為震旦大學中文系主任;同年8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調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和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1953-1954年,先后出版捷克基!墩搱蟾嫖膶W》、《契訶夫手記》、蘇聯巴魯哈蒂《契訶夫的戲劇藝術》、蘇聯謝爾賓娜等《俄國文學研究》譯著。
1955年 5月15日,賈植芳被召到上海高等教育局交待與胡風的關系,他仍堅持肯定兩人是共過患難的朋友,并為胡風辯護,隨即被宣布拘捕審查,關入上海公安局第三看守所單人監房,其家被抄,兩日后其妻任敏被關押到上海南市監獄;同日,胡風夫婦被逮捕并抄家。6月初,賈植芳被開除中國作家協會會籍。同年 9月,其妻任敏獲釋,1959年春被下放到青;』刈遄灾沃莅肽羺^當小學教師,12月又被關入當地公安局看守所,到1963年3月出獄,被遣送到青;刈遄灾沃輨诟霓r場農牧機械廠勞動。
1966年3月30日,賈植芳被作為"胡風反革命集團骨干分子"以反革命罪被判刑十二年, 4月9日被提前一年多釋放,但被押回復旦大學,在校印刷廠接受"監督勞動",每月領取生活費30元; 6月"文革"爆發后,被作為"反革命分子"遭受批斗、凌辱和毆打; 9月其妻獲準首次探親,相聚十余天。1974年7月,賈植芳從校印刷廠轉到校區宿舍建筑工地 "勞動改造",次年1月生活費提高到每月領取65.5元。
1978年9月,賈植芳被宣布摘掉"反革命"帽子,回中文系資料室工作,并允許與親友自由通信;12月,其妻任敏調回上海,1980年8月被青;》ㄔ簭筒楹笈袥Q"無罪",同年 12月,賈植芳被上海中級人民法院復查后判決"無罪"。1981年1月,賈植芳被通知恢復教授職稱,隨后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委,次月正式恢復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組的教學工作, 6月和7月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的《趙樹理專集》和《巴金專集》第一冊相繼出版,12月被恢復中國作家協會會籍。1983年,兼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出版《賈植芳小說選》。1984年7月,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第四次大會當選為理事,9月主編《巴金寫作生涯》出版。1985年,主編《文學研究會資料》(三卷本)和《巴金作品評論集》先后出版。1987年8月,在復旦大學退休,仍被聘為研究生導師。1989年,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兩卷)出版。1990年2月,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出版。1995年4月,出席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成立大會并被選為會長。1999年9月,散文作品集《花與鳥》 列入"二十世紀中國著名作家散文經典"出版。2000年3月,與妻子任敏合著的《解凍時節》出版。賈植芳的著作還有《劫后文存-- 賈植芳序跋集》(1991)、《暮年雜筆》(1997)、《雕蟲雜技》(1998),《歷史的背面--賈植芳自選集》(1998)、《寫給學生》(2000)、《獄里獄外--一個"胡風分子"的人生檔案》(2001)、《賈植芳致胡風書札》(2001)、四卷本《賈植芳文集》(2001年)等。
2008年4月25日,賈植芳在上海病逝,享年92歲。
Unitrans世聯翻譯公司在您身邊,離您近的翻譯公司,心貼心的專業服務,專業的全球語言翻譯與信息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業翻譯機構品牌。無論在本地,國內還是海外,我們的專業、星級體貼服務,為您的事業加速!世聯翻譯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國際交往城市設有翻譯基地,業務覆蓋全國城市。每天有近百萬字節的信息和貿易通過世聯走向全球!積累了大量政商用戶數據,翻譯人才庫數據,多語種語料庫大數據。世聯品牌和服務品質已得到政務防務和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大中型企業等近萬用戶的認可。 專業翻譯公司,北京翻譯公司,上海翻譯公司,英文翻譯,日文翻譯,韓語翻譯,翻譯公司排行榜,翻譯公司收費價格表,翻譯公司收費標準,翻譯公司北京,翻譯公司上海。- 上一篇:翻譯家方平
- 下一篇:魂兮歸來-翻譯家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