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客戶
-
翻譯公司合作客戶-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11-01 17:28 點擊: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04月16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各種機動車整車,機械設備,總成及零部件的生產、銷售,國內貿易(除專項規定),咨詢服務業,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及技術的出口業務和本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及技術的進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本企業包括本企業控股的成員企業,汽車租賃及機械設備租賃,實業投資,期刊出版,利用自有媒體發布廣告,從事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等。
1901年,上海首次出現了兩輛奧斯摩比爾汽車,成為中國最早使用汽車的城市。至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已有3萬輛汽車,品牌遍及世界主要汽車廠商,被稱為“萬國汽車博覽”。[1]
1910年成立的法租界公董局機修廠(上海汽車發動機廠前身)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兩個汽車修配工廠之一。
隨著國外汽車的進入,上海汽車修配業逐步發展起來。最早建立和比較重要的廠家有:寶昌號(上海科爾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前身)、楊福興機器制造廠(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汽車底盤廠前身)、鄭興泰汽配商號(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前身)。
1949年,上海經營汽車修理商行近200家,從業人員1200人。其中,上海公共交通公司修造廠(原上海汽車發動機廠和上海客車制造公司前身)的技術裝備和生產能力比較領先;揚子建業所屬利威汽車公司(后為上海汽車廠)號稱當時遠東最大的汽車公司。
1955年11月,上海市內燃機配件制造公司成立,主管業務包括上海汽車零配件行業,上汽開始起步。
1956年—1963年,上海汽車零配件行業進行了四次結構調整,基本形成專業協作生產體系。
1958年9月28日,第一輛鳳凰牌轎車在上海汽車裝配廠試制成功,實現上海汽車工業轎車制造“零”的突破。
1959年2月15日,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檢閱鳳凰牌轎車,上海汽車工人深受鼓舞。
1964年,鳳凰牌轎車改名為上海牌轎車,至1975年形成5000輛年生產能力。上海成為中國批量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之一。
1960年起,上海幸福250摩托車逐步形成系列化,成為主導產品。
1957年,上海客車廠試制成功第一輛公共汽車。
1978年以來,上汽抓住改革開放機遇,堅定不移率先走上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
1978年6月,國務院批準在上海引進一條轎車裝配線。上海迅速上報了轎車改造項目方案。
1978年11月9日,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回答上海轎車項目能否合資經營的請示時一錘定音:“可以,不但轎車可以,重型車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轎車項目從引進改為合資,上汽率先對外開放。
1983年4月11日,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組裝成功。
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儀式。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開業。
2002年4月12日,上海大眾合營合同續約20年,上汽與德國大眾戰略合作進入新階段。
1997年3月25日,上汽和通用簽署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合營合同。
1997年6月12日,投入15.2億美元、當時中美最大的合資項目——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17日,上海市一號工程——上海通用建成,創造了23個月建廠出車的“上海速度”。
中國第一家汽車零部件合資企業
1988年9月1日,中外合資上海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成立,上汽對外合作開始進入零部件領域。
中國第一家汽車中中外合資企業
1995年12月25日,與德國博世公司合資的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成立。
中國第一家汽車銷售合資企業
2000年10月19日,中德合資上海上汽大眾銷售總公司成立。
中國第一家汽車跨國公司總部企業
2002年1月18日,中美合資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同時成為偉世通公司中國總部,開創中外“一個平臺”發展戰略的先例。
中國第一家汽車服務貿易合資企業
2002年6月,安吉天地汽車物流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租賃合資企業
2002年12月18日,安吉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專用滾裝碼頭合資企業
2003年12月,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有限公司開業。
中國第一家汽車金融合資企業
2004年8月18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開業。
1999年1月,上汽江蘇儀征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上汽邁出跨地發展第一步。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中國和五菱三方合資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開創整車中中外合作的新模式。上汽通用五菱成為中國最大的微型車生產基地。
2004年6月8日,上汽重組中汽成立上汽(北京)有限公司。
2007年6月15日,上汽和依維柯、重慶紅巖聯合組建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全面合作,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戰略重組里程碑。
2011年5月25日,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2006年,上汽召開全面創新誓師大會。
2006.10,榮威品牌及其首款產品榮威750亮相,次年3月上市。
2007.12,上南合作,上汽獲得MG品牌、浦口基地。
2008.6,榮威550上市,MG 3SW上市。
2008.9,上汽乘用車分公司臨港工廠啟動生產。
2010年4月,榮威350上市。
2010年12月,榮威550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2011年4月,榮威W5上市。
2011年6月,英國長橋MG6三廂下線儀式。
2011年9月,MAXUS大通V80上市。
2012年4月,榮威950亮相北京車展。
2009年5月,上汽召開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建設誓師大會,明確上汽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目標。
2009年1月,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2011年10月,榮威新750Hybrid混合動力轎車上市。
2011年德國柏林第十一屆必比登挑戰賽上,“上海牌”燃料電池汽車取得總分第三的佳績。
2010年世博會期間,上汽1125輛新能源車戰勝高溫、酷暑等嚴峻考驗,累計運送游客2億人次,行駛里程1242萬公里,圓滿實現世博車輛“萬無一失”目標。
2012年11月5日,榮威E50新能源車上市。
2015年3月13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首款互聯網汽車是將Yun OS系統集成,在MG品牌的,屬于中型甚至大型車。
上汽集團進入印尼市場
上汽集團國際化又邁出重要一步。上汽集團2015年2月宣布,將與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共同出資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一家工廠,在當地生產銷售上汽通用五菱多款成熟車型,以滿足亞洲市場對多功能小型MPV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根據規劃,該項目在獲得當地政府批準后,位于雅加達附近的新工廠建設工程將于2015年起正式啟動。新工廠生產的汽車將首先在印尼當地市場銷售,并可能在未來出口到其它東盟國家。
Unitrans世聯翻譯公司在您身邊,離您近的翻譯公司,心貼心的專業服務,專業的全球語言翻譯與信息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業翻譯機構品牌。無論在本地,國內還是海外,我們的專業、星級體貼服務,為您的事業加速!世聯翻譯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國際交往城市設有翻譯基地,業務覆蓋全國城市。每天有近百萬字節的信息和貿易通過世聯走向全球!積累了大量政商用戶數據,翻譯人才庫數據,多語種語料庫大數據。世聯品牌和服務品質已得到政務防務和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大中型企業等近萬用戶的認可。 專業翻譯公司,北京翻譯公司,上海翻譯公司,英文翻譯,日文翻譯,韓語翻譯,翻譯公司排行榜,翻譯公司收費價格表,翻譯公司收費標準,翻譯公司北京,翻譯公司上海。- 上一篇:翻譯公司合作客戶-建筑類
- 下一篇:翻譯公司合作客戶-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